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為深入響應國家人才發展戰略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推動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強化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帶動引領示范作用,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教育部有關要求,公司制定了《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發展規劃》。集團內容如下,并向全社會公開發布。
一、總體思路
今后三年,公司在電梯技術、制造、安裝、維保、物聯網等產業經營人才培養上實施更加深入的產教融合,以適應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發揮企業在深化產教融合中的重要主體作用,通過校企強強聯手、合作共贏,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高水平雙師隊伍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等方面實現深度合作,促進產業新技術、新標準、新規范及時融入教學,深化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高校及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和產業需求的緊密對接。解決企業自身及相關用人需求,推廣企業標準和企業文化,為產業升級儲備人才。
二、重點合作院校
以工科為主要優勢學科、以職業技能為核心教育目標的大學及職業技能院校,為本次公司校企合作優先選擇對象,合作的院校主要包括浙江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常熟理工學院、蘇州職業大學、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技師學院、吳江區總工會職工學校、吳江濱湖職業培訓學校等。
三、主要目標
1. 利用已建成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分站、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大師工作室等載體,通過校企合作中的定向人才培養機制、項目合作、學術交流平臺等形式,拓寬企業與學校人才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升企業自我研發能力及生產加工能力。
2. 通過校企合作中“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建立聯合培養機制,通過“冠名班”、“訂單班”等形式,利用雙方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學校育人機制和企業用人機制的耦合作用,通過共同制定招工招生計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共同參與專業建設、共同組建教師隊伍、共同實施教育教學、共同開展考核評價,培養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3. 通過校企合作,為企業引進更多的優秀的、與需求相符且專業對口的學生進入企業實習,讓實習學生提前了解崗位工作內容、企業文化,增進企業認同感,增加實習學生保留率,同時縮短企業新員工培訓周期及培訓成本,亦可緩解企業階段性生產人員緊缺問題。
4. 進一步完善企業員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管理體系,打通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五級職業發展通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每年要不少于開展一次認定試點任務,實現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常態化。
5. 技能培育人才規模。2021-2024年,公司開展每年3個月以上實習實訓累計達300人以上,培養新型學徒100人以上,依托公共實訓基地培養技能人才400人以上,開展技能競賽參與人員300人以上。
四、合作內容、方式
與合作院校確定實訓基地共建、定向人才培養、新型學徒制培養、學術交流等合作方式。
1. 依托實訓基地培養人才。在市、區、鎮各級主管部門監督、指導與考核下,滿足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對培養技能人才的需求為服務宗旨,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區域內相關產業職工的技能水平,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區鎮區行業整體競爭力的實訓目標。
2. 定向培養人才。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方根據訂單班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共同制定完成學生實習實訓計劃實施和安排;企方依教學要求接受訂單班學生觀摩、操作、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安排,并配合教學計劃為訂單班學生提供設備、場地、人員等方面的支持;關注參與訂單培養學生的外部論證,實現培養內容的社會適應性和合作崗位針對性的充分兼顧與融合。
3. 新型學徒制培養。校企雙方互認掛牌、員工培訓合作:校方借助繼續教育、職業資格培訓等教育教學資源優勢,按照企業要求,為企業員工學歷提升、技能鑒定、崗前培訓等提供條件。學校參與企業人才的培養、開辦職工學校,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為企業長期培養從事數控設備實操加工的合格崗位工人,并按培訓結果發放相應國家職業資格等級證書。
4. 技術創新與學術交流。借用合作高校的研發能力和國內外影響力,深化前沿技術創新、項目攻關、成果應用,有選擇的參與合作高校組織及舉辦的專家培訓、進修學習及技術研討活動等,以拓展技術開發思路。
5. 技能大賽。舉辦和承辦電梯行業技能大賽,號召激勵學生認真努力學習知識技能,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術能力。同時,進一步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五、創新員工培訓模式,推進綜合能力、技能提升行動實施
做好公司自身的產教融合,充分發揮公司培訓中心效能,承接和服務公司三年戰略規劃,培訓中心著力加強培訓規劃、計劃,依據業務發展要求、人才標準制定學習地圖,開發課程體系,培育高質量內部講師,適量外聘短期授課講師,以課堂面授、線上教育、項目改進分教育形式,全面提升和滿足業務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加強考試測評、教育積分等,作為員工綜合績效與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
六、保障措施
1. 組織協調。培訓中心具體負責建立產教融合協調落實機制,開展落實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各項工作,定期研究制定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統籌解決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2. 資金保障。校企合作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做到項目資金??顚S?。嚴格按照項目計劃和項目預算批復開展項目推進及資金使用事宜,嚴把項目資金關,內部定期檢查,嚴禁項目資金截留挪用,確保資金安全運行。
3. 職責明確。與合作單位簽訂必要的合作協議,明確各方職責權利義務、合作范圍及內容,保障學生在企業實訓的設備、場地等基本條件,確保學生完成實訓任務,同時學校為企業人員提供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4. 加強溝通。產教融合合作方要定期溝通,就人才培養、項目實施、學生實訓、學術交流等過程進行不斷的加以改進,以便提高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
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