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是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勞動報酬是農民工維持生計的基本保障,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農民工在就業保障、薪酬保障等方面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近年來,陽谷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委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法治宣傳、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切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農民工提供堅實法治后盾,用心、用力、用情強化農民工的“薪意識”,解決農民工的“憂薪事”,守好農民工的“錢袋子”,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推進措施
(一)法治宣傳強化“薪意識”。一是持續整合法治宣傳力量,統籌法治建設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法律顧問團隊、調解委員會和人社、城建等相關部門法治宣傳力量,針對性開展農民工討薪、維權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提高法律知識供給數量和質量。二是開展企業“法治體檢”,規范企業行為,委托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對全縣50余家企業勞動合同簽訂、工資發放、勞動保護等進行專業審查并結合審查結果提出修改意見進行完善,從源頭減少農民工維權問題。三是專項宣傳增強維權意識,采取法治宣傳進工地、進項目、進企業、進鄉村等多種形式深入宣傳與農民工討薪、維權密切相關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農民維權意識。近年來,該縣共組織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工地等專題宣傳活動1000余場次,發放宣傳材料5萬余份,解答咨詢3000余人次。
(二)人民調解化解“憂薪事”。一是創新完善調解機制,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五定五化”機制,即定體系-縣鄉覆蓋多元化,定制度-部門聯動一體化,定標準-工作要求規范化,定責任-管理手段數字化,定目標-服務群眾便利化,該機制被市局主要領導簽批全市推廣。二是強化部門聯動,加強與人社、住建、民政等部門信息共享,各取所長、協同配合,實現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綜治中心等資源,提高調解專業性、針對性和成功率,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三是優化排查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開展矛盾糾紛定期全面排查,完善涉企矛盾糾紛排查臺賬,針對“中秋”“春節”等返鄉特殊節點,矛盾呈現集中、相關人員情緒波動較大的情況,開展地毯式排查,發現即辦、專人盯辦、引導化解。
(三)法律援助守護“錢袋子”。一是構筑援助網絡,強化法律援助陣地建設,在規范18個鄉鎮(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同時,新設立縣工會等5個群團組織規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總數達到了23個,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城鄉全覆蓋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徹底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得到了市局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二是建立對接機制,加強與人社、住建、信訪、仲裁等部門的協調對接,突出法律援助重點事項和關鍵領域,對涉及農民工群體的工資清欠、工傷賠償等相關援助事項,做到有案必接、應援盡援。三是暢通綠色通道,對涉及農民工群體的討薪案件,做到當天受理、當天指派、限時辦結,并實行“優先指派、優先受理、優先審批”三優服務。2022年,陽谷縣法律援助中心共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479人次,為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500余萬元。
二、實際成效
(一)高位推動,社會滿意度不斷提升。堅持從講政治、保穩定的高度,圍繞解決欠薪矛盾糾紛問題,堅持壓實責任、強化預警,專人盯辦、迅速化解,凝聚合力、協調推進,取得了群眾滿意、社會各界滿意的多贏效果。
(二)健全機制,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把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作為重點工作抓緊抓好,每年年初制定目標、中期研判評估、年底專項審查,實現未有欠薪調解不成功而形成的信訪案件,為平安陽谷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三)抓長抓常,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堅持主動做好履職服務,持續拓展民意表達渠道,“坐下來”面對群眾開展好糾紛化解,“走出去”深入群眾排查糾紛苗頭,履職盡責常態化長效化,真正將工作做到群眾身邊、群眾心里。
掃碼使用手機瀏覽本頁內容